首页

栖心之栈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8 20:52:31 作者:教育部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高等学校,传递哪些风向? 浏览量:85588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题:新闻分析:教育部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高等学校,传递哪些风向?

  新华社记者王鹏、黄浩然

  教育部近日发布公示,根据有关规定以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学校。

  透过这份名单,我们可以看到哪些风向?

  从学校类型看,此次拟同意设置的32所学校中有23所是职业本科。

  这不是今年以来职业本科的第一次扩容。早在今年3月,教育部曾发布一批同意设置本科学校的函。

  “发展职业本科是适应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安徽省教育厅厅长钱桂仑说,“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本科是其中重要一环。

  2019年起,教育部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被打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提出“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建设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

  在相关政策推动下,我国职业本科学校的数量也在稳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职业本科学校仅有21所。而如今,加上拟设置的这23所学校,我国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将突破80所。

  既有数量的增长,也有质量的提升。从职业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上来看,大部分都紧贴行业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近年来,通过优化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建设和产教融合,职业本科学校得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此次安徽拟设置的安徽职业技术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大学两所职业本科学校为例,钱桂仑介绍,“两所学校以工科见长,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布局了一批专业群,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匹配度超过90%,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突出。”

  此次公示的32所学校名单中,还包括4所更名的普通本科学校。记者了解到,更名不仅是学校名称的简单变化,随之而来的还有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策略的调整。

  例如,南昌工程学院将更名为江西水利电力大学。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祖文表示,这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培育水利电力领域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江西地处长江经济带中游,对于水利电力领域人才需求旺盛。”刘祖文介绍,更名后,学校将做优做强水利工程学科、电气工程学科,主动对接环鄱阳湖水资源配置工程、鄱阳湖生态控制工程等重大项目,服务新能源和储能等重点产业链,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水利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有关专家认为,整体来看,此次拟设置32所本科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这既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也展现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旺盛生命力。

  当前,高考在即,今年新设立的多所本科学校即将招生,考生的选择更加丰富。对此,有关专家也表示,学生在报考学校时,也要注意找到自己的优势,同时综合考虑就业市场等因素进行理性选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受权发布丨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11月28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负责人吴君杨28日指出,提升物流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引导大型物流企业扩大运力规模,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物流企业。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海外投资者连续多月增持中国政府债券

本次加注是舟山港外锚地常态化开展LNG海上加注业务的首单作业,标志着舟山成为世界上少数具备国际班轮保税LNG海上锚地加注功能的港口,舟山国际海事服务基地配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星火成炬|文脉流淌 传承不息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党中央对广大青年充分信任、寄予厚望!

淬火丨第四集 步调一致向前进

仲裁庭称,《公约》是目前确立海洋权利的唯一依据,取代了一般国际法中先前存在的任何历史性权利。仲裁庭并将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主张解读为“对'九段线'内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的排他性历史性权利”,进而判定这一主张与《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相冲突而归于无效。仲裁庭并称没有证据证明中国曾对南海的资源进行控制,中国只是在以行使公海自由为由,否定其所认定的中国主张的历史性权利。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闭幕

以科技的力量赋能文物保护,以创意的活水激发文化创新,数字技术给文化遗产赋予了新的生命。青年人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